蒲錦昌牧師曾在本欄以「我的懺悔」為題撰文抒發他分擔家務後的體驗和反省。我相信讀者看後也定必因蒲牧師的真誠分享而有所感動。
然而,文章除了使自己感動外,也引發了自己反省夫婦的關係。我曾以酒來比喻夫妻間的感情,愈久愈醇;但起初唱起來,則有點澀苦和辛辣。而且這份感情是需要輕嘗淺嚼,不可大口大口地喝。
但經過五年的實際生活,我開始發覺婚姻生活或夫妻間的關係除了要以嘗酒的態度來細味品嘗外,更需要有共同工作的精神。
婚姻生活當然有溫馨感人的時刻和片段,但更多的是瑣碎的差事:繳交賬單、接送兒女、出席兒女學校大大小小的活動和家長日、照料雙親、處理和安排應酬或飲宴、家族的節日晚宴......這些好像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卻是最磨人和惱人的事,而且好些事務即使資訊科技也未必幫到忙,必須親力親為才可解決和處理!因此,夫妻間若不能衷誠通力合作,彼此分擔和盡力完成所肩負的差事,則難有安寧和諧的婚姻生活。
難怪愈來愈多婚前輔導,甚至是戀前輔導都強調配侶結合的過程中,如能經歷朋友和同工的階段是較為理想,一則可透過日常接觸了解對方,一則透過共事來衡量大家是否能夠合作無間,從而增進感情,也增進了解。
戀愛、婚姻是蠻有趣的自我成長的處所和關係,只要把生活中的瑣碎差事看為彼此同工和分工的合作,則家事家務便不再惱人,反成為促進情感的機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神學生講場】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