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
「Train a clild in the way he should go, and when he is old he will not turn from it.」(箴二十二6,NIV譯本)
因著上期所述雜誌的啟發,我上了中學便完全不再讀童話故事,轉移閱讀「成年人的書刊」。並且開始關心世界前途和人類命運。這些閱讀大大拓闊了我的視野,幫助我在學習上保持良好的成績,是我心靈中的一片澄空,信主前我還讀過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傳記、蔣經國的扎記、陳之藩教授的《旅美小簡》。這些文字都幫助我認定基督教的真實、肯定信仰對人生的價值,其作用不少於我信主後才閱讀的屬靈書刊。
現在已過而立之年,自己同輩的肢體已有不少成家立業,兒女是小學生了。我很渴望借此文欄一隅,給為人父母的信徒一點勉勵:多點讓您的兒女在幼年時就接觸好的雜誌讀物,這對於他/她,可能是終生的資產、受益不盡。
XXX XXX XXX
在陽光燦爛的美國科羅拉多州,人們都愛在屋前屋後栽花種草,保持片片綠茵,但科羅拉多州的人都知道,蒲公英養不得!
中國作家劉再復移居科州買下新房子後,為屋前屋後的綠茵興奮不已,甚至自嘲「玩屋喪志」,但就是忽略了鄰人的忠告,讓蒲公英在花園中任意蔓生。結果草地沒有了,蒲公英長滿園子,怎樣放農藥也殺滅不住。因為長過蒲公英的地,會變得十分瘦瘠,難以再養嫩草。
生活在一個資訊娛樂滿佈色情、暴力元素的世界,怎樣避免讓你和你孩子的心田長滿蒲公英?答案是栽花。
蒲公英是殺滅不盡的。它飄浮於空中,隨時襲來;夜裡落入你的園圃,無從防避。要土地保持不長出這種有害的野草,只有栽花一途。
生活在資訊爆炸的社會,我們無從拒絕不同的資訊產品襲來,但我們可以選擇讓甚麼在我們和我們的兒女心中栽植-我們不可能避免接觸到不同的文化資訊,但我們必須精挑細選優質的資訊和文化產品,讓它們栽植於我們自己和家人的心田。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神學生講場】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